390、熨烫-《第一姝》
第(2/3)页
一般家庭里,如果女性长辈勤快或是手巧,一般孩子都手拙。
并不是像人家想当然的母亲勤快女儿就勤快,母亲手巧女儿就手巧。
像袁明珠这样,没有干活的机会,不是上辈子学了些女红,这辈子只怕穿针都穿不好。
袁明珠好说歹说,好容易才把曾祖母送去前面去。
把缝好的布偶拿出来准备熨烫。
正月里忌针黹,不能动针和剪刀,袁明珠这些布偶都是节前缝好的。
只是一直没有时间熨烫和往里头装棉花,正好今日有空又想找秦三花单独说话,就把这些活拿出来干。
秦三花把熨斗放在炭火上开始烧,袁明珠在桌面上铺好一层垫布,把需要熨烫的布偶放在垫布上,喝了一口水喷在布上。
之前袁明珠一直在考虑该怎样跟秦三花对话。
刚刚打帘子的时候那一幕,让她决定单刀直入,不需要拐弯抹角。
等待熨斗烧热的时候,袁明珠问:“你本名叫什么?”
秦三花下意识的往东间看去,看看是不是袁弘德在那边,是不是他示意袁明珠来问的。
袁明珠:“没有别人,说说看。”
指指旁边的一张杌子:“坐,坐下说。”
秦三花只觉得袁明珠的命令她不敢抗拒,乖乖的斜签着坐在杌子上,手规规矩矩的放在腿上。
舔舔嘴唇,“本名叫芸娘,姓杨。”
声音并不像她以为的那样干涩,说了一句话之后,下面的话就流畅多了。
“我是安阳侯的,除了秦家老太太,其他人都是安阳侯府的,秦四狗本名刘川,三壮是他们两口子的亲儿子,
我们这些人都是自小进府的,或是没有父母的家生子。”
“从哪里学的晋地口音?”
秦三花,不,应该是杨芸娘:“我祖父是晋地人,老安阳伯在晋地平叛的时候他是老伯爷的马夫,后来老安阳伯没了,我们这些人被送去了庄子上,庄子上的人大多数都是晋地人。”
袁明珠听得心里一动,问:“老安阳伯怎么没的?你们一起送去庄子上的其他人都是之前都是做什么的?”
杨芸娘摇摇头:“我那时候还小,不知道。”
既然不知道,袁明珠也不在多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