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上阵父子兵-《第一姝》


    第(2/3)页

    “暂时还未查明他们的目的,那边正在追查,应该很快会汇报过来。”

    安定侯府在挖顾氏坟墓那件事上吃了大亏,刘川那些人被流放,顾重阳请封世子的事也有了结果。

    沈氏不得到确切答案心里不安。

    生怕又是大胡氏针对他们的阴谋。

    不过她也不敢太啰嗦,怕引得顾舟反感。

    正想着把顾重阳给叫来,好打着顾重阳的幌子追根究底的时候,外头通禀:“世子爷来了。”

    沈氏暗喜:“快请进来。”

    顾重阳也听说这事,他如今手里有银子也有人,还有两个公主府的协助,再不是之前的两眼一抹黑着。

    沈氏和顾舟猜不到的原因,他猜到了。

    跟沈氏的打算一样,他也打算撺掇着沈氏和顾舟插手这事。

    下人请他进去,他把马鞭交给长戟,往屋内进去。

    给顾舟和沈氏见了礼,沈氏让玉珠给他端凳子上茶。

    顾重阳谢了座,问道:“父亲和姨娘的行李收拾得如何了?”

    顾舟是边将,不能在京城久留,顾重阳的世子册封以结束,他就得回去。

    沈氏:“已经收拾妥当了,你那边收拾得如何了,需不需要派点人过去帮你?”

    顾重阳:“禀父亲和姨娘,我想留在京城。”

    顾舟皱眉。

    “父亲莫急,听我说完,别人家驻守在外的人,朝中京里都有人帮衬,有些什么消息都能及时得到传讯,从而及时应对,”

    “我们家这种情况,……。”

    看看顾舟的神色有些认同他的说法,因为他戳的正中顾舟的痛处。

    接着说:“父亲和姨娘在外,家里留守的老仆也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儿子若是也跟过去,京里若是有些什么变故,我们不及应变啊!”

    至于他所说的变故是什么变故,不挑明顾舟和沈姨娘也知道。

    皇上垂垂老矣!

    什么时候驾崩真是不好说。

    朝中局势又如此复杂,各方势力胶着,京城是权利的中枢,他们家不留个人在京里确实不妥,甚至称得上危险。

    同时顾舟又有些脸红,府中老仆怎么被清理的?还不是他默许了?

    沈姨娘总算找到插话的机会,柔声劝道:“侯爷,世子所言甚是。”

    “世子还不知道吧,胡家派了他们家的大管事去了武安州,也不知道又打得什么鬼主意?”

    看着顾舟的面色,接着挑拨:“侯爷在京城没有耳目,万一胡家使些坏……。”

    顾舟面色变得青紫,沈姨娘不敢再往下说,往顾重阳看过去。

    顾重阳接着道:“居然有这事?的确得防范胡家的狼子野心,不得掉以轻心,儿子虽然年幼,也比靠着外人强,愿为父亲效力。”

    沈氏:“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侯爷,还是世子有孝心。”

    顾重阳跟沈氏一唱一和,说得顾舟的神色变得好多了。

    顾重阳:“儿子对武安州还算熟悉,不如这样,我随父亲和姨娘同行,对外只说我们是一起回宣府镇,

    到了武安州我留下调查,父亲带着姨娘继续北行,我们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也能查明真相。”

    沈氏:“虎父无犬子,世子小小年纪就胸有丘壑。”

    “都是父亲和姨娘教导有方。”

    顾重阳跟沈氏互相吹捧着,恶心得他自己都快吐了。

    好歹换得了顾舟的拍板,颔首道:“就按着你说的做,带些可靠的人生,注意安全。”

    他现在把顾重阳当成唯一的儿子,肯定不希望他出意外。

    能拉住顾舟给他保驾护航,顾重阳当然愿意。

    这次提前进京他接触了府里一些人手,曲先生也频频向他示好。

    这次的武安州之行,府里在武安州安插的势力都会交给他,他要一点点把属于他的东西拿回来,这些只是一个开端。

    从沈氏的院子出来,顾重阳从长戟的手里接过马鞭,略显烦躁的用马鞭击打着手心,问他:“打听清楚安定侯府的人去武安州做什么了吗?”

    长戟回道:“打听清楚了,安定侯府切断了明珠小姐的货源,要逼着明珠小姐把妍玉春的配方和工艺交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