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第二梯队-《1627崛起南海》
第(3/3)页
“我看修工事倒不难,无非是多派些劳工而已,真正的难处是修完工事之后的事情。”虞尧显然没有萧良那么乐观,摇摇头道:“你看胜利港现在造的岸防炮工事,炮位造好了炮还不够用,据说最快也得明年中旬才能全部部署到位。这边再来建个工事,那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形成有效的防御体系?”
萧良摇头反驳道:“胜利港的岸防炮不能部署到位,那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颜总现在一心想要把胜利港的岸防炮直接上到24磅以上的重炮规格,军工单位的产能跟不上啊!像铁炉港这里这么狭窄的水道,只要几门6磅炮或者12磅炮就能封锁,这种规格的炮对军工部门来说就没什么问题了。而且这里的航道呈s型,我们完全可以把炮台布置在阴面,这样即便入侵者有射程更大的重炮,在航道之外也没法对我们的防御工事造成威胁。等驶入航道,我们再用精准的小炮从高处挨个点名就行了。”
“你说得倒是轻松,但做起来没那么简单的。”虞尧对于萧良的盲目乐观并不赞同:“我就说一件事,炮手你怎么解决?6磅炮最少也得要四个炮手,12磅以上的火炮需要六个炮手,我们现在一共训练出了多少炮手?能独立操炮的民兵又有多少?”
这下算是击中了萧良的软肋,虽然军警部中大部分人都是“大炸逼主义”的坚实拥趸,崇尚的是火炮洗地,弹幕徐进这种丝毫不给对手留下生机的作战策略,但实际操作起来除了制作火炮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之外,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炮手的培养。
就目前来说,不管是物资还是人员,军警部的炮兵训练计划都仍然处在一个比较窘迫的状况下。开黑土港的时候,为了省出足够的火药供黑土港当地开山修路,炮兵训练就不得不因此而暂停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而军工部门目前还是以6磅炮和12磅炮为生产的主要对象,对于更大口径的火炮并无多余的产能去制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岸防炮工事的建设度延迟。
而培训一个合格的炮手,掌握基本的操炮流程只是入门课而已,想要真正在战场上挥出火炮的威力,那么炮兵必须得熟练掌握更多的战斗技巧才行。如何对目标观瞄、测距,压制、摧毁敌方的炮兵和指挥系统,支援、协同本方的其他兵种作战,这些战斗技巧和相关的战术都必须得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练成。
土著民兵们虽然很听从指挥,也有一定的训练热情,但还是有两个根本问题是教官们现在也无法解决的。第一是文化问题,这些民兵九成以上都不识字,绝大部分人根本就无法理解教官们所说的观瞄测距法,更别说利用火炮射角度和装药量来调整弹道这么高深的学问。即便教官们已经制作出了详细的射表让民兵炮手们背诵,但真正能做到理解之后活学活用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只能交给时间,通过长期的训练来让民兵炮手们逐渐熟悉火炮性能,总算还是有一条可行的路子,但另一个问题就没那么容易解决了这些民兵根本没人上过战场,也不明白战场上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更谈不上理解教官们所说的“火力支援”、“步炮协同”之类的战术。
这个弊端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并不明显,民兵炮手们只要按部就班地执行教官的命令就可以了。但如果真正在战斗当中一旦失去了穿越众的指挥,那么这些民兵炮手对战场局势的判断能力会极下降,这一点已经经过数次的演习得到了证实。没有穿越众指挥的民兵炮手对于设定的战场突状况完全缺乏应对能力,甚至连最基本的“火炮掩护步兵推进”命令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完成,这可不是军警部想要看到的局面。
目前军警部的应对策略就是从大资料库里找出若干近代战争电影,从中截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战斗场面,定期组织民兵炮手和基层指挥人员观看,并且由教官对具体战术进行解说,以帮助这些脑子里根本不知道战争为何物的民兵们树立起战斗和战术的概念。
当然了,这种“看电影学战术”的方式进展可以说非常缓慢,除了极少数有天赋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人就算看上十次百次,也不会真正理解教官们口中所说的“战术”的含义。这就像后世那些热爱看战争片的军宅一样,绝大部分人就算看上十年二十年,其军事水平也仍然只会停留在键盘军事家的程度上真正的战争,毕竟跟电影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话说回来,就算是这些当教官的穿越众,也没有人真正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场面,穿越之后生在胜利港的两次武装冲突是军警部当中大部分人人生当中所经历的仅有的两次战斗。教官们虽然都受过系统的军事技能训练,但也很难有什么具体的亲身战斗经历对民兵们进行讲解,训练效果自然也就有限得很了。
两人都放弃了继续争论下去的念头,因为他们出来之前都已经隐隐感受到了军警部高层的态度仍然是倾向于选址铁炉港,因为相比另一处待选地址莺歌海,这里的地形已经算是对防御方相当有利了,而且海6都毗邻目前的执委会控制区,对这里进行开也更符合执委会一直以来打造“大三亚”的展战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