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北越军情报告-《1627崛起南海》
第(3/3)页
涂山半岛方面,目前当地的驻守部队管理和训练营的操训任务都由从驻崖办调去的冯安楠和穆夏柏两人接手,钱天敦大概每七到十天会从黑土港过去一次,看看当地的训练情况顺便也把自己亲自训练的特战连队带出去进行一下拉练。
北越方面在当地海岸修建的训练营比起两个月前又扩大了不少,目前一共接收了一千二百余名学员,其中接受火枪训练的北越士兵约有一千余人,有百人左右的炮兵学员,剩下还有数十名接受军事理论培训的北越军官。当然,为此北越方面不得不在原有的军火订单基础上又增加了近一倍的订货量,并且将黑土港的租借期由一年延长到了三年。郑氏方面倒是想通过继续延长租借期来换取穿越集团的“免费军火”,但黑土港管委会没有答应对方的要求三年之后要是还吃不住北越这帮人,需要靠着租借的方式才能维持黑土港的安全,那到时候也不用谈了,大家直接跳海死了算了。
军警部认为由于北越军队装备的是射度缓慢的火绳枪,就算是训练好几个月的熟手,开枪的度也不过每分钟两而已,加之北越火枪部队的规模并不算大,要采用纯火枪兵的阵势实在有些冒险,因此必须要配置一定数量的长矛兵来进行作战才行。作为军事顾问,冯安楠等人传授给北越的热兵器战术并没有过多的藏私,但也说不上什么先进性,基本就是同时代古斯塔夫方阵的照搬。
这种方阵的基本作战单位是中队,每一个中队由192名火枪兵和216名长矛兵组成。长矛兵排成6列,位于编队中心,而火枪兵则平分为两部分布置到长矛兵的左右两翼,同样也是6列编队。这样每个中队的正面为68人,展开的作战宽度大概接近6o米。以训练营所训练的这批火枪兵数量而言,大概能够装备出5个这样的矩形作战方阵北越方面很顺理成章地将其称之为“海汉方阵”。
在方阵正面上,火枪手可以不受阻碍地挥出全部的火力,并以轮射反向装弹法来保持持续不断的射击火力。而当敌军冲到近处的时候,长矛兵前出或就地防御,火枪兵则后腿到长矛方阵后面重新集结。如果要避免侧翼或者后方的袭击,那么这5个作战中队还可以从用棋盘格式的部署方式。作战中队的数目越多,棋盘式的部署就越有威力。
古斯塔夫方阵会在每个中队增加96名滑膛枪士兵,以近一步增加作战宽度,但“海汉方阵”考虑到北越火枪兵的数目有限,没有采取这种策略,而是将炮兵作为战场支援火力布置到方阵间隙当中。考虑到机动能力,军警部为北越火器部队挑选的战场支援火力是六磅炮,每个方阵配三门火炮,刚好将郑氏分两次购买的一共十五门六磅炮全部派上用场。至于12磅炮因为炮身较为沉重,需要牲畜牵引,在战场上转移不便,必须得在阵地战或是城池战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野战或者遭遇战就不太适合了。
而同时接受海汉训练的北越军官,他们所学习的内容便是最基本的枪矛方阵以及步炮结合战术。军警部认为这批学员在结业之后,可以让北越组织起一支像样的火枪兵方阵部队,再配上工兵、辎重、后勤、侦查等连队,大概能够形成一支总数三千人左右的“精锐”,在整个中南半岛来说肯定应该是屈一指了。在战场上打上几次实战之后,这支已经花去郑氏数十万两白银的部队就足以成为郑氏的看家法宝了。
当然,由于武器上存在着性能的代差,北越想要依靠这支部队对付穿越集团可是远远不够看的。不管是火器的精准度、射程、威力,还是部队的训练方法、作战方式,这支傀儡部队与穿越众亲手调教的海汉民兵都还有着较大的实力差距。最重要的是,北越的火器部队在弹药上完全依赖于穿越集团的供给,只要北越的指挥官没疯,就肯定不会下令让他们与海汉方面做对。
但事情偏偏就没有那么顺利,北越的军队最近在战场上连连吃了几次败仗,战线也从之前的顺化逐步北移,现在已经到了南广平和河静之间。而这个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一旦出现某一方溃败的状况,就很难在撤退途中有效组织起防守阵线,往往一退就是上百里甚至数百里,才能够收拢溃兵重新组织人马,因此北越方面对于内战的局面相当忧虑,并派出使者来到涂山半岛的训练营,希望能够获得海汉方面的助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