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募股-《1627崛起南海》
第(3/3)页
虽然在此之前股东们已经参加了好几次的座谈会,不过这次来到胜利港之后结合亲眼所见的各种事实,再听取了陶东来的这番说明之后,众人都感觉对于“琼联”的展前景有了更多的信心。
以众人亲眼所见的情况来看,至少在琼州岛南部的崖州,已经不会再有任何力量能够与海汉人抗衡。“琼联”在本地开始运作项目之后,影响力大概就仅次于海汉执委会,应该还会处在基本成为摆设的崖州官府之上。最让他们感到心动的是,海汉人画出的这块大饼可不仅仅是开垦荒地,弄几块种植园之类的小打小闹,而全是瞄准了具体的目标,要在本地兴建起各种能赚大钱的产业。如此之大的布局,是这些自诩为顶级富商的股东们之前连想都没想过的。
在给这帮人打足了气之后,接下来便是由施耐德主持,开始向众人讲解项目具体的操作过程,并起公开募股筹集项目的运作资金。
按照当初商量好的持股比例,海汉方将作为最大股东,自动持有每个项目五成一的股份,而剩下的四成九,则将向十二家股东进行募股。考虑到某些项目可能并不为股东们看好,如募股结束出现资金不足计划所需的情况,将由海汉一方负责补足。另外为了避免股东们在某些项目上生争抢,对外这四成九的股份将按该项目入股人数进行平均分配,如其中有人认为配额过自己愿意认购的数目,那么再把出的部分拿出来分给其他愿意认购的股东。
这次商务部门为“琼联”所准备的募股项目一共有七项,内容均在众人手中的项目说明书里。其中既有在琼州岛展蚕桑业这种长线投资,也有见效会比较快的陶瓷业规划;既有三亚内河港开计划这样非常实际的基建项目,也有一些股东们觉得比较玄乎的项目,比如胜利港至广州定期客货运航班计划。
即便是项目计划资金最少的陶瓷业,也开出了五万两白银的募股盘面,其中两万五千五百两由海汉方出资,剩下两万四千五百两由十二家股东竞争,最低准入门槛也高达一千两。尽管费用不菲,但作为收益明显可见的项目,十二家股东都表示了出资参与的意愿,于是仅仅只用了两分钟就完成了这个项目的募股,平均分摊下来每家不过两千两出头,倒是谈不上什么负担。
计划书上标明的项目投资期为半年,在这段时间内“琼联”要在本地组织修建瓷窑,从大6雇佣技工,完成瓷器的生产开,并要找到外销的渠道。
16到18世纪期间,以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为的西方海商从大明购买了海量的瓷器运往欧洲。16o3年荷兰人的武装船队曾在马六甲海峡截获了葡萄牙的一艘商船santaneta号,船上竟然有总重6o吨,过十万件的瓷器。随着荷兰在17世纪取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在远东地区的海上霸主地位,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运往欧洲的瓷器数量就急剧增长,根据东印度公司残存的档案统计,17世纪上半叶,通过其商船运往欧洲的瓷器至少过3oo万件,整个17世纪贩运到欧洲的中国瓷器可打2ooo万件以上。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商人,都绝对不会忽视瓷器这一门利润非常丰厚的买卖。海汉人既然能够有办法在琼州岛经营瓷器业,那股东们当然也不会错过了这个白白赚钱的机会。如果一切进行得顺利,那投进去这点银子在年内就可以成倍地收回来了。
在项目的募股结束之后,立刻有人送上了协议书,供股东们签名画押。至于收钱倒是不急,反正后面还有很多项目,大可谈完之后一并收取。这协议书需要缴纳入股金的收据才能生效,倒是不用担心有谁能逃票。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