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教育说明会-《1627崛起南海》


    第(2/3)页

    而富商们更为中意的b学成归家自己创业的b委培生模式,则是要一次性缴纳一笔不算低的b学费,中途如生退学的b状况,多余学费不退。并且有少数专业将不会向委培生开放招生,例如让“福瑞丰”和福建许心素集团都极为心痒的b军火制造专业。

    整个学制分为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各三年,入学式将接受文化测试来安排进入相应的b学年段。学员只有在完成了中小学的b学业之后,才能进入大学正式学习专业课。将中小学课程压到六年时间,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b事情,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穿越集团现在都不可能套用后世的b教育制度,花十几年的b时间去慢慢培养人才。因为现在既没有这么多的b师资力量可用,迅膨胀面临用人缺口的b各个单位也没足够的b耐心等那么长的b时间。

    事实上目前进入胜利港小学的b学生,在读完三年小学,完成扫盲和基本的b计算能力学习之后,其中大部分就会被直接分配到工作单位就业,只有少部分较为聪明,素质出众的b学生才有机会进入高一级的b中学学习。至于说“大学”,截止目前其实仍然还是一个纸上谈兵的b机构而已,因为目前暂时还不会成批出现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b学员。

    富商们想要把自己的b子弟送来胜利港学习海汉的b秘术,如果从头学起,那么最短也需要在这里学习生活九年以上。如果九年时间都还没法将这些学员的b头脑洗成自带干粮党,那宁崎差不多也可以早点辞职退休算了。说不定到了他们毕业的b时候,早就成为了思想坚定的b海汉派,回到大明境内反而可以更好地向外推广海汉的b文化和价值观如果那时候还有大明政权存在的b话。

    这个学习时间虽然很长,但相比陶东来最初所声称的b十几年还是缩短了不少。而且已经习惯了大明科举制度的b富商们并不会觉得这种时间跨度有什么不妥,毕竟在大明靠科举应试考功名,也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b事。从蒙学当童生到考取秀才功名,这中间就得好几年,能在十几岁考上秀才的b都是天资出众的b人才。而再往上走的b难度就逐渐加大了,很多读书人一辈子都只能顶着个秀才名头,能像“福瑞丰”三少爷李奈那样考个举人功名的b少之又少,全国三年一次才取三千来人,比例跟后世清华北大也差不多了。至于再高一级的b进士,录取比例仅仅只有举人的b十分之一,那就不仅仅只是个人学识的b问题了,有自知之明的b人一般拿到举人就不会再继续浪费时间去应试了。

    考个秀才,如果没有其他出路,就只有一辈子靠着官府吃低保的b命。富家子弟考个秀才功名,其实也只是好听而已,并没有太大的b实际作用,很多有钱人家干脆就是拿钱买的b秀才功名。对于比较讲究实际的b商人们来说,与其拼人品去考举人等着混进公务员系统补缺,倒不如送到胜利港来跟着海汉人学一点实用技术,这可是实打实能赚出金山银山的b好东西啊!

    说明资料上按照定向和委培两种不同的b招生形式,分别列出了多个专业,并附上了简单的b说明。而富商们心中的b问题,显然要比手头招生简章上的b内容多得多,因此在宁崎简单地复述了一遍招生简章之后,富商们立刻开始提出了各种问题。

    “宁先生,若是送来的b后辈已经通晓四书五经,是否可以跳过小学中学,直接进入这大学就读?”

    “宁先生,这定向生一分钱不收,但委培生却要一次交齐前六年的b学费,也太有失公允了吧?”

    “宁先生,这委培生若是中途想转为定向生,学费给退吗?”

    “宁先生,若是小儿愚笨,学不完这课程又当如何是好?多学几年可需另行缴纳学费?”

    面对着这种混乱局面,宁崎感觉自己恍惚间似乎又穿回到了二十一世纪,每年夏天到各地宣传学校招生政策的b时候,所面对的b那些激动的b家长可不就是眼前这样的b情形?

    当然了,事情的b本质上还是有所不同的b,穿越前面对的b那些急切的b家长基本都是为了子女的b前途在打算,而现在这些家伙却只是将子女后辈当作了长线投资的b工具而已。他们表现得这么急不可待,纯粹只是想弄明白怎么做才能确保他们今后能够收获到最大的b利益而已。

    想明白了这一点,宁崎不禁对眼前这些脑满肠肥的b家伙又多了一分厌恶,攥拳在桌上敲了敲道:“安静安静!请大家都安静下来,别一起问,这样我一个都听不清楚!要提问的b,坐好举手示意,我一个一个地回答,每人每次限问一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