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太子之位-《苟出一个盛唐》


    第(3/3)页

    还有各种隐形的税赋,苛捐杂税,兵役徭役,都是官府老爷一句话的事。

    李晔不搞虚的,农牧只需承担一成的税赋,其他的人头税、摊派、徭役全部取消。

    商税稍稍高一些,十税三,只要领到三司使的牌照,理论上就可以在大唐境内畅通无阻,不用经受层层盘剥。

    当然,其实也有隐形税赋,比如官盐,就是变相的人头税。

    丝绸之路的打通,大唐暂时不缺钱,民间若是有活力,大唐自然就财源滚滚了。

    兵役也是有的。

    每年会在夏冬两季各有一个月的军事训练。

    退役将士、青壮必须参加。

    特别是边境地区,严格执行,由兵部主持,皇城司监控,地方官执行,宣教司检验,作为地方官员政绩的考评。

    免税令一下,真的就是举国欢腾了。

    这些年老天爷也给面子,没有出现大旱,几大产粮区接连丰收,特别是淮南道、广东道、广南道,一年两熟三熟,粮食源源不绝送入升州,又通过运河运抵关中,漕运逐渐兴旺起来,吸收大量劳动力。

    沿途的泗、宿、宋、汴、洛阳再度繁荣。

    虽说东征的时候耗费不少,不过现在大唐家大业大。

    与册封皇后的礼仪不同,册封太子就低调多了。

    这不仅是李晔的意思,也是张承业的想法。

    只祭拜了天地、宗庙,召见文武百官,其他的一切从简。

    除了皇后、太子,李晔又册封五名亲王。

    前废太子李裕的两个儿子李洺、李深封渤王、辽王,坐镇龙泉府与辽阳府。

    皇九子李祯,封滇王,坐镇云南昆州。

    皇十子李祁,封丰王,坐镇广南交州。

    皇十一子李祜,封潢王,坐镇辽西临潢府。

    凡入封的皇子,皆有两千人的精锐卫队,有参与地方军机大事之权,不得干涉地方政务,但可以询问监督,算是个大唐皇室派出去的观察员。

    吃穿用度,皆有定制,由皇庄供给,与地方无尤。

    平原见两个才十一二岁的侄子要调任边荒之地,挺着大肚子找李晔理论,要他的父皇换个富庶之地。

    若不是见平原大肚子,李晔当场就要呵斥她妇人之见了。

    李洺、李深两人留在中土才不安全,动不动就卷入争斗中,在外面反而清净。

    不过在平原的一再坚持下,李晔答应在武营毕业,十六岁之后才入封地。

    说到武营,再叫武营就不合适了,完全没有牌面。

    李晔跟张承业、李巨川、赵崇凝商议之后,改为尚学。

    赵崇凝亲自题词崇文尚武、国之根本。

    赵崇凝毕竟是文人大佬,私心还是有的,李晔改成尚武崇文、国之根本,又在后面加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八个字,刻成巨碑,立在大明宫之前。

    大唐两京五都,都设有尚学,发掘天下文武人才。

    至于太学,就留给儒士们养老,充充牌面,接纳各国的遣唐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