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节度府之变-《大唐探》


    第(2/3)页

    “但是,衙库中不是还有许多泥俑么,不如将它们一一砸碎,再来验查一番,岂不甚好?”郑世元犹不心甘。

    李夔笑了起来:“好啊,你愿意去试,就去试吧。让某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手气,去砸出那一对蓝宝石出来。”

    郑世元见李夔调侃,亦是哈哈一笑,却又低声对李夔道:“那方才下午的时候,某看到你在与这几名匪徒交谈时,明明从那个泥俑之中,砸出一双蓝宝石出来的。莫非,李县尉想要私吞此宝么?”

    听他一脸促狭地说着,李夔先是一愣,随即纵声大笑。

    他从怀里将那两块“蓝宝石”摸了出来,递给了郑世元。

    “来,好好看看,某所弄的这蓝宝石,可否如你之意。”李夔一边笑,一边将这两块“蓝宝石”递给了他。

    郑世元接过一看,顿是噗哧一声,咧嘴大笑。

    原来李夔弄的这两块蓝宝石,不过是普通的蓝色琉璃碎片罢了。

    琉璃,亦作“瑠璃”,是中国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用各种颜色(颜色是由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的水晶作品。

    这种琉璃,因其色彩美丽泽润、品质晶莹剔透、十分受达官贵族以及普通百姓的欢迎。甚至在唐朝诗人元稹《的咏琉璃》中,就有“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的句子,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了,琉璃灿烂夺目的诱人风采。

    中国古代制造琉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到了汉代,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当时冶炼技术,却是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一直秘不外传。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在汉朝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的东西。

    而到了唐朝,琉璃技术开始流向民间,导致大规模的生产与使用。虽然其成本亦颇为高昂,但一些粗劣品质的琉璃,价格却还是能被普通百姓所接受,在每个城市的街头店铺中,均有售卖,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

    李夔笑道:“世元,现在你终于知道,某这所谓的蓝宝石,乃是何物了吧。当时,某为了诱使那穹东赞尽快暴露,便特意去琉璃铺中,选了两块差不多大的琉璃碎片,总共也就花了十文钱,然后带去陶匠铺,让他们将这两块琉璃碎片,制成泥俑的眼睛。结果没想到,某这般制成的泥俑,立即引起了穹东赞的注意,让他以为此物就是暗藏了蓝宝石的泥俑,遂赶紧装车带走。此时急于离开的他,断断没想到,这厮竟是狗咬猪尿泡,空了欢喜一场。后来,在发现了某手中的‘蓝宝石’乃是假货之物,此人恼羞成怒,作势就要来攻击本尉。倒是幸得世元你来相救,才让某得以顺利躲过这厮的攻击。”

    听得李夔这番侃侃而谈,郑世元一脸讪然。

    他尴尬地陪着笑脸,复与李夔聊了几句后,便赶紧托辞离去。

    见他离去,李夔敛起笑容,脸上的神色便多了几分肃然。

    此时,已是黄昏。

    李夔站起身来,快步离开县衙,便独自一人,径往一家珠宝铺子而去。

    天时已晚,那珠宝铺子正要关门之时,李夔匆匆而入。

    那掌柜的一见李夔过来,先是一愣,便立即一脸堆笑道:“李县尉来啦,你此时来铺里,可是来取那一双手镯的么?”

    李夔点了点头:“正是来取此物。这手镯在你铺中,已然订制了三天,一直没空来取,却不知,你等制得如何了?”

    “咳,就在刚才,某刚刚做好了呢。喏,现在就给李县尉拿上来。”掌柜一脸堆笑,随即转身来到后台。

    待他出来时,其一双肥胖的手中,便是小心地端着一个红色丝绒做成了回锦字小盒,轻轻放在柜台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