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立刻拜见老爹。 说实话,朱佑枬更喜欢丹麦这个国名,比冀国好听多了。 真恨爹妈少生两条腿。 德国报纸又清净了。 欧联体成立后,就开始停止汉化了。 就像现在的丹麦,汉人人口五万人,白人人口却达到了140万人。 大元当务之急,就是消化掉半岛上的遗民。 他绝对不会像老皇帝那样对所有儿子都极尽疼爱的。 “孙儿以为,第六是汉武帝,第七是唐玄宗,第八是宋太祖,第九是隋文帝,第十是元世祖。” 乾国的基因工程,主要是迎合主流审美。 可百姓互相看了看,我怎么不知道? 原来我们德国遥遥领先全世界呀!连大明都不如我们德国幸福呀。 他去求老皇帝收回成命。 “不要听他们的,朕是真心实意要禅让的,朕这几天连下了几道圣旨,为什么他们都不信呢?” 老爷子是真偏心啊! 他蓦然发现,自己也不太听得懂德语呀。 可民间百姓会说德语的人很少,又害怕被杀头,就开始用代号说话,用摩斯电码说话。 正在封禅的朱见漭,也看到了报纸,不禁嘴角抽搐,这老爷子现在心思都在身后名上,肯定是真心不想当皇帝了。 可是,在世界迅速连成一个整体的大时代,所有人的审美都在变化。 反而最缺一个白人国家,一个黑人国家。 天下最幸福的,就是我们德国! 只要大家说一样的话,难道长相不一样,不是一种特殊符号吗?这样能让人印象深刻呀。 主要是德国人有才。 之后,越来越多的媒体,把朱祁钰排在了第一位上。 你是认真的吗? 原来还能这样玩啊。 因为丹麦压根就不想做军事强国,也不参与争霸,他会做一个中立国。 可这样的国家,在当今世界是不允许存在的,那么,能不能存在一个伪汉人国家呢。 他们想有两个王都困难。 朱见滨也有这种怀疑,走一步看一步吧。 反正朱祁钰肯定是牢牢霸榜第一。 甚至,德国对赵战争中,取得了多少胜利。 朱祁钰大笑:“你是太子,垂涎皇位是人之常情。” 乾王朱见滨还真有戏。 他不担心重蹈鲁国的覆辙。 德国人超级能忍。 朱见漭笃定了朱祁钰禅让之心已定。 骂人就直接骂,一点都不委婉。 其他文学家老实了。 “现在我老了,去陪陪她,是很正常的。” 大明现在都能看见德国的报纸,实在是太逗了。 朱祁钰面容阴冷。 至于有没有老皇帝推波助澜,那就不知道了。 聊了一会之后,便让太孙退下了。 昆仑山封禅也是他提出来的,就算封禅三次五次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朱祁钰心情不错:“朕这次能看清楚你了,哈哈,朕看你精神多了,好啊。” 目前,世界上所有风月之地,超一等的就是乾国混血儿,价格超级贵。 朱祁钰笑着道。 但不能说汉语,玩梗也不允许呀。 但德国人能忍啊。 随着大明强势占领世界之后,汉文已经逐渐影响欧洲,欧洲陆陆续续全在说汉语行汉文,但那时候只是初级汉化。 主要是德皇没看懂。 他们不可靠! 当初不给他们权力,就是无比正确的! 为什么都不上呢? 朕是皇帝啊! 你们在逼朕求你们吗? 看你能不能坐上去! “朕不再养心殿碍你的眼,让人把咸安宫收拾出来便行,朕去咸安宫去住。” 说实话,不是他要求禅让的,而是老皇帝非禅让不可。 “一个住处罢了,咸安宫清净,你皇祖母就在咸安宫里薨逝的。” 很显然,老皇帝看不到他的其他信件,这次能回信,肯定是因为朱见漭离开了京师,老皇帝才看到了几封信件,才偷偷回信的。 可他还是很清醒的,现在都骂他不孝啊。 千古皇帝排名的风潮,也吹到了藩国去。 说话也得动脑子嘛,省着老年痴呆。 随着奥斯曼战争,奥斯曼大败之后,德法就开始去汉化。 现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间阶段。 重点是,现在人喜欢稀奇古怪的美,特殊的美,异域的美,差异化的美。 那就添一把火,只要今年让孤登基,孤就让你坐上千古第一帝的位置又有何难? 谁敢敢不听话,就得吃枪子儿。 德国行文,也写的是汉文。 他这鬼地方,争霸也没路子呀。 朱见漭真的憋屈,他是被夹在中间的。 这个审美,其实是朝廷灌输的,不,准确的讲,是资本在灌输。 他自己下命令的时候,都得说汉语。 “这是皇爷爷当年说好的,伱想变?你算个什么东西啊四叔!” 乾国已经投入第六代基因研究了。 在回京之前,他给老爷子通了电话,老爷子亲口告诉他,朝廷正在准备他的登基大典。 陛下是李渊? 陛下,如果有人逼你的,你就眨眨眼。 “所以孙儿觉得,汉光武帝更应该排在前面。” 就像是国内,第四代混血,不管黑白,都十分受追捧。 “元世祖再厉害,却是站在祖宗的肩膀之上,所以孙儿将他排在后面,但又排在本朝太宗的前面。” 可是,既然是管制,下面就得执行。 再说了,统治者只要是纯血汉人,那么那些长得和我们不一样的人,他们才会惶惶不可终日呢。 其实,忽必烈也是先祖太耀眼,导致他再厉害,也总被人忽略,有点像是刘邦,不过刘邦是臣子太耀眼。 名次逐渐变成了,朱祁钰,唐太宗,秦始皇,明太祖,汉武帝。 好话反说。 邻近的藩国都在派兵入京。 现在是世界百姓,几十亿百姓都在骂他。 这个骂名他担不起的。 老皇帝斩钉截铁的话,传到宫外,直接引爆了民间。 “到时候皇位上坐着谁,朕也不管,如果他们还反对,就让他们坐皇位好了!” 歌颂你der啊。 鬼知道他还能活几年,反正朱见漭绝对不等了。 丹麦是大明的冀国,皇帝是朱佑枬,陈王第二子。 根本不会玩梗,不懂幽默。 德国百姓的生活水平节节攀升。 “哼,你的儿子太贪婪了,一个波兰还喂不饱你们,想要德国,哼,德法是孤的盘中餐!” 禅让这个流程走完,估计要到景泰六十九年了。 而朝中官员,学的都是汉语! 他听说了,朝廷已经开始准备登基大典了,老皇帝要先退位,然后他就登基。 朱佑樘满脸阴鸷:“四叔对孤可有很大的看法呢,尤其在孤帮了商王之后,他肯定不愿意将希腊给我。” “欧洲这块地方,第一个楔进来的是我父王!” 再看看德国报纸,全是摩斯电码。 那就开始说反话,处处歌颂,处处反话。 德国的形势越来越糟,可国内呢,看不到那些乱七八糟的新闻,全是一片大好。 “爹呀,您就别逗儿子了!”朱见漭苦笑。 看来朕这个大帝,和汉武帝差的太远了呀,也不如太祖皇帝呀,真是悲哀。 朱佑枬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现在白人是仇敌,等以后白人肯定比汉人值钱。 因为审美在变。 多么讽刺。 他不能被人扣上一顶不孝的帽子,就算坐上皇位,也不会安稳的。 进行舆论管制,必须要歌颂德国,歌颂德皇。 也就德皇,心胸宽广,换做其他皇帝,早就祝他九族了。 有的人把唐太宗排在第一位,有的人将朱祁钰排在第一位,似乎就没人把明太祖和汉武帝排在第一位上。 德皇恨死了这些口是心非的家伙。 被压迫无所谓,我们都习惯了。 朱见漭现在真的焦头烂额。 朱见漭内忧外患。 陈国其实想再封一个儿子去荷兰,却遭到个个诸侯国的拒绝,尤其是乾王,乾王一直想将自己的儿子,在英格兰和荷兰二选一,陈国已经得到了丹麦,不能贪图再多土地了。 顷刻之间,所有藩国都慌了。 就算砍头,只要不砍到我,我就不会造反。 一个中立国,就不能限制移民,就要允许全世界人随便移民,不限黑白黄。 朱见漭抱着开心至极的心情返回京师。 “哈哈哈!” 或者说,他们手上就有这样的,可主流审美不接受,那么就得做营销让他们接受,然后玩高端,让这种审美备受吹捧。 德皇还表扬了这个文学家。 恰恰说明老皇帝是真心禅位的。 苦难往往会造就文学家。 这几年,乾王干的非常好,地处非洲尖上,国家却是非洲最富的国家。 朱见漭感动得流泪。 民间只能保持沉默,用眼神交流,上面不让我们说话,说话就犯法,那我们就不说话。 也有人直说了,就是要换太子。 民间百姓却看得明白呀。 前五的人选,倒是得到普遍认可。 他反悔了,不要了…… 这都什么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