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北海,高密。 康成书院。 炭火盆里响起一阵清脆的噼啪声,郑玄紧了紧大氅,拿起今日送来的锦囊,拆开锦绳,取出信笺,展开浏览。 嘶—! 郑玄俩眼珠子上下一翻滚,不自禁倒抽一口凉气:“又是这个刘铄,又是这个竖碑仪式,怎得竟连颍川的荀爽,都为其美言?” “幼安师弟。”郑玄扭头瞥向男子。 “师兄。”管宁揖了一揖。 “你可知道刘铄否?” “倒是有所耳闻。” “哦?” 郑玄不由蹙眉,试探性问道:“近来我收到许多好友书信,邀请我来年开春,赶往兖州东郡,参加竖碑仪式,希望能够小聚一次。” “据说这东郡郡守唤作刘铄,此人到底有何能耐,竟能让许多士人,甚至是世家豪族,为其美言?” 管宁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淡然一笑:“师兄一颗心全都扑在学问上,自然不清楚东郡刘铄的来历,以及天下士人因何为其扬名。” 郑玄愈加诧异:“莫非幼安知晓?” 管宁颔首:“知道一些。” “可否说与我听?” “自然可以。” 管宁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据说此人乃是汉室宗亲,但身世履历却极其坎坷,年幼时失去了双亲,长大后又遭遇了疫病,全村人都死了,只活下他一人。” “而在其左臂,天生有三十六颗痣,脚底板各有六颗痣,有谣言称之为乃是被高祖爷、光武帝选中,拯救汉室于水火之人。” 郑玄闻言,哂然一笑,捻须摇头道:“扯淡!高祖爷是七十二颗痣,光武帝则是二十八星宿,这与其三十六颗痣又有何关系?” “哈哈。” 管宁仰天哈哈一声,解释道:“师兄这便有所不知了,据谣言称,高祖爷的七十二颗痣,乃是七十二地煞痣,而刘铄则是三十六天罡痣。” “光武帝除了二十八星宿外,还有六丁神六甲神,而刘铄脚底板的痣,正好对应六丁神,六甲神,而非是二十八星宿。” 郑玄皱着眉,眉眼带笑:“哦?竟还有这般解释?” 管宁点了点头:“据说三十六天罡佐君,六丁六甲佑君,二者分工不同。” 郑玄摇摇头,旋即又摆了摆手:“若只是这些谣言,别人是否相信,郑某不管,但郑某绝对不信。” “师兄莫急,师弟还没说完。” 不等郑玄起身离席,便被管宁出言打断,继续道:“如果只是些讹传,还自罢了,但刘铄此人的确与众不同。” “当年诸侯讨董时,他孑然一身赶往会盟,扬言要匡扶汉室,不仅斩了华雄,而且战败了吕布,甚至在追杀董卓途中,接连败了徐荣、吕布、张济等人,最终还拿下了雒阳。” “毫不客气地说......” 管宁眸中闪烁着淡淡的诧异,饶有兴致地道:“讨董各路诸侯虽然拥兵甚重,风头却还不如孑然一身前来讨董的刘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