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燕国风云(3)-《战国赵为王》
第(1/3)页
片刻之后,所有的燕国重臣们都已经在殿中就座了。
如果此刻赵国的使者庞煖出现在此地的话,那么他一定会惊讶的发现,刚刚还和自己并肩走出武阳台的昌国君乐间,竟然也出现在了这里。
说起来这其实也并不算太意外,因为在如今的华夏大地,人们的心中对于自己母国的认同感并没有这么强,士人们是否忠于一个国家往往是看这个国家的君主对自己是否重视,也就是所谓的“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说白了,士人们就是一个个打工仔,国家就是一个个公司,双方之间更多属于一种契约精神,爱国主义者在这个时代并非没有但算不上主流,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代比较特有的一种现象。
所以昌国君乐间虽然说起来应该是赵国人,但是如今的他却是燕国臣子,为燕国出谋划策的时候也一样是会尽自己所能的。
当诸大臣齐聚之后,坐在最上首的燕王就准备开口了。
这位燕王如今已经年过四十,头戴一顶周天子同款王冠,身着蓝黑色相间袍服,脸型极为狭长,双眼尖细且小,看上去颇显老相,眼窝深陷眼圈发黑,显然是沉迷女色的缘故。
但即便如此他的目光仍然十分锐利,时常紧皱的眉头和薄薄的嘴唇也能够显示出这并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只见燕王咳嗽一声,开口道:“今召诸卿,实为伐赵一事。诸位以为此事可行否?”
在场的几名大臣对视一眼,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古怪。
这才刚刚结束了大朝议,燕王就迫不及待的把诸大臣叫回来,如果说到了这个地步大臣们还不知道燕王的心情为何如此的急切,那么这些大臣们可真就是白混了。
片刻之后,所有的大臣目光都落在了当今燕国相邦,成安君公孙操的身上。
公孙操如今已经年过七十岁了,看上去满头白发,脸上也是遍布皱纹,看上去一副风烛残年随时都有可能死掉的样子。
但是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燕王在内都不敢怠慢这位老人。原因也很简单,十二年前,正是这个公孙操杀死了时任燕国国君燕惠王,扶立了当今燕王上位!
公孙操弑君之事,是继“燕王哙禅让于子之”这件事情之后燕国在短短数十年内发生的第二次恶性事件,让燕国的外交声誉瞬间跌到了谷底,导致了燕赵数十年同盟的破裂,引来了齐赵两国联军的征伐。
好在公孙操及时与秦国结盟,秦国也从后方出兵牵制了赵国,这才有了后来的燕赵和谈,赵国公主入燕为后之事。
也正是因此公孙操也并没有丢掉相位,反而一直牢牢的把持着燕国大权至今,堪比当年赵惠文王执政初期的赵国权臣奉阳君李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