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悲剧的赵括-《战国赵为王》


    第(2/3)页

    然后赵括就被廉颇从前线调到后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运粮官,负责督运从邯郸到长平大营的粮草···

    赵括的心中是崩溃的。

    在崩溃了一个晚上之后,赵括就收拾行囊,率领着上万名刚刚转到自己手下的民夫回去运粮草去了。

    崩溃归崩溃,运粮还是要运的,毕竟不运粮的话军法从事谁也遭不住啊。

    于是赵括就这么苦逼的当起了运粮官。

    就在无精打采浑浑噩噩的赵括带着一大群民夫手下回归邯郸的时候,赵括的老娘得知了这个消息,派人送来了一封信。

    信上的话只有几句。

    “汝父出身贫寒,曾任田部吏之官,不曾自弃而奋发,故有马服君之封。吾儿今之裨将,岂非远胜田部吏也?愿吾儿习父,耀吾门楣。”

    这封信犹如当头棒喝,终于唤醒了赵括。

    没错,当年赵括的老爹赵奢也不过只是一个替国家收租子的小吏,但凭借着自身的奋斗却最终成为了让无数人仰望的马服君。

    如今的赵括身为裨将,转换成地方行政级别都要和郡守差不多了,比起老爹赵奢来说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更曾经和赵国国君赵丹谈笑风生···根本没有理由自哀自怨嘛!

    从这一天起,赵括觉醒了。

    他不但每天勤奋练习武艺,操练自己麾下的士兵(作为督粮官,赵括也有一支千人左右的护粮队),夜间更是苦读兵书,日日未有懈怠。

    在年轻的赵括心中憋着一股劲,尔等都觉得吾赵括不行?吾却要证明给尔等看,吾赵括,乃是不逊色于吾父之大才!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差不多两个月。

    这一天晚上,赵括率领着自己的运粮队,护送着上万民夫和数千车粮食,浩浩荡荡的抵达了故关。

    根据惯例,赵括和运粮队都在故关宿营一晚,第二天早上启程,傍晚时分正好可以全部抵达泫氏城。

    在经历了这几个月的军旅生涯之后,赵括整个人的肤色变得黝黑了许多,一张脸庞上十足的锐气基本被磨平,举手投足间多了一股沉稳的风范。

    如果说先前在觐见赵丹之时的赵括还有几分公子哥的模样,那么如今的赵括看上去已经完全是一个真正的军人,甚至已经隐隐有了些带兵将军的模样了。

    这两个多月来的军旅生活对于赵括的改变无疑是极为明显的。

    和往常一样,赵括在夜间巡视完毕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帐篷,挑灯夜读起来。

    由于一直是在行军之中,所以赵括读的当然不可能是那些笨重无比的竹简,事实上赵括读的是一本帛书,一本随着赵括母亲的密信而送来的帛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