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丹拱了拱手,道:“既然如此,那么老丈的生活想来过得颇为不错了。” 老者见赵丹问得仔细,干脆也不耕地了,走上田垄来一五一十的和赵丹算了一笔账。 根据赵国之前的原则,上田是只有一百亩,中田两百亩,下田三百亩。 赵丹又问道:“如此说来,老丈莫非是岁耕种者?” 一旁的赵恒忍不住开口问道:“父……翁,何谓岁耕种者?” 老者看了一眼赵恒,笑道:“看来这位公子对此并不了解。所谓岁耕种者,便是岁岁皆耕种之人也。” “什么?”赵恒惊讶道:“难道这世上还有并非岁岁耕种之人?” 赵丹和老者对视一眼,同时大笑。 赵丹摸了摸自己长子的头,道:“恒儿啊,这土地乃是有肥力的,若是肥力不足,便需要休耕养田。故只有老丈这般的上田方是岁岁耕种,中田和下田皆需要定时休耕以养土地肥力。” 赵恒被臊得满脸通红,但仍旧问道:“可若是休耕的话,农人又该如何有食物果腹?” 赵丹笑道:“可以轮作啊,轮作的话便能够让土地的肥力得到恢复……” 赵丹说着,突然闭上了嘴巴,若有所思。 其他人见状不由得均有些奇怪。 过了片刻之后,赵丹回过神来,笑道:“方才突然想到某些事情,有些走神,还请老丈见谅。对了,还未请教老丈岁入如何,开支多少?” 这老丈笑道:“还请先生不要见怪,某不过一小民,如何识得这些数算之法?这岁入总数可知,具体开支却是有些难算。” 赵丹闻言不由哑然,但很快就笑道:“无妨,寡……吾可为老丈一算。” 然后赵丹就开始算了。 一百亩上田,亩产两石,那么一年的收成打成栗米就是两百石粮食,除掉十分之一的税二十石,那么就还剩一百八十石粮食。 由于赵国规定成年男子必须单独自立门户,所以通常来说一家子的人口数量不会超过五人。 以五人来算的话,一人每月的口粮是一石半,五个人一年就是九十石口粮,那么就还剩下九十石的粮食。 第(2/3)页